快速查看

專案

Buildify (建築SAAS平台)

角色
產品負責人/產品設計師

團隊

1 專案經理

2 產品設計師

5 位工程師(前端與後端)


時間
2025 年 2 月 – 持續進行


專案背景
由於溝通不良和資訊統整不良,建築工程經常出現延誤。這些低效率往往導致返工,為整個產業帶來數百萬美元的風險成本。


我的貢獻
身為產品負責人和設計師,我的職責是從商業與使用者的角度定義產品願景。這包括分析產業痛點、協調利害關係人的需求,並提供能夠減少延誤、改善協作並優化成本效率的設計解決方案。

團隊

1 專案經理

2 產品設計師

5 位工程師(前端與後端)


時間
2025 年 2 月 – 持續進行


專案背景
由於溝通不良和資訊統整不良,建築工程經常出現延誤。這些低效率往往導致返工,為整個產業帶來數百萬美元的風險成本。


我的貢獻
身為產品負責人和設計師,我的職責是從商業與使用者的角度定義產品願景。這包括分析產業痛點、協調利害關係人的需求,並提供能夠減少延誤、改善協作並優化成本效率的設計解決方案。

團隊

1 專案經理

2 產品設計師

5 位工程師(前端與後端)


時間
2025 年 2 月 – 持續進行


專案背景
由於溝通不良和資訊統整不良,建築工程經常出現延誤。這些低效率往往導致返工,為整個產業帶來數百萬美元的風險成本。


我的貢獻
身為產品負責人和設計師,我的職責是從商業與使用者的角度定義產品願景。這包括分析產業痛點、協調利害關係人的需求,並提供能夠減少延誤、改善協作並優化成本效率的設計解決方案。

成果

作為產品負責人與設計師,我代表公司參加各種比賽和行業活動。

我們先來看看這次專案的成果表現!

產品成果:

  • 入圍第三屆台日新創企業計畫第一階段

  • 入圍 Gen AI Stars 複試

  • 第24屆新創事業獎進入決賽

工作坊

在接到專案後,我會先進行產業 know-how 研究

完成研究後,考量到產業的複雜性與時間壓力,

我決定舉辦一場 工作坊,以便快速從現場使用者的洞察中提煉出關鍵痛點。


以下是工作坊的步驟:


  1. 每位參與者列出所有相關角色並分類

  2. 列出對應於每個類別的痛點

  3. 每位參與者說明其行動與觀點,並討論

  4. 根據「可解決性」與「重要性」進行投票

參與者:

  • 公司負責人

  • BIM 工程師(8 年經驗)

  • 材料業務代表(10 年經驗,其中 2 年擔任馬爾地夫工地主任)

  • 工地主任(台灣 10 年經驗)

工作坊總結

列出對應於每個類別的痛點

施工業主

痛點:

工程延誤,原因不明 (4,4)

無法即時了解進度、材料或成本 (4,4)

進度控制困難 (4,3)

顧客需求頻繁變更 (2,0)

勞動力短缺且品質不穩定 (1,0)

BIM建模團隊

痛點:

標準不一致 / 團隊間溝通不良 (4,4)

責任問題 (4,4)

起草效率低 (4,0)

圖紙不符合要求 (4,0))

施工統籌團隊

痛點:

資訊混亂/文書工作耗時 (4,3)

勞動力/設備調度問題 (4,3)

團隊間溝通不良(3,3)

物料庫存混亂 (2,2)

人力不足 (0.0)

勞動力品質問題 (0.0)

建築師團隊

痛點:

圖面錯誤導致施工延誤(4,3)

頻繁的設計變更難以管理 (4,3)

標準不一致 (3,3)

繪圖效率低 (2,0)

建築師缺乏現場經驗 (2,0)

監管團隊

痛點:

審核追蹤繁瑣 (4,4)

審核標準不一致/不透明(0,3)

人力不足 (1.0)

施工團隊

痛點:

物料庫存和設備調度混亂 (4,4)

報告與檢查繁瑣 (4,4)

工人不專業 (3,2)

品質控制不力 → 返工 (3,2)

報告與現場情況不符 (2,2)

跨平台的複雜文書工作 (4,4)

難以取得現場資訊 (2,1)

使用者痛點矩陣圖

投票結束後,我使用矩陣圖將它們分為不同的部分,整理並縮小了主要痛點,

如矩陣所示,使用者就其面臨的挑戰達成了共識。右上角的象限突顯了需要優先解決的核心痛點:


  • 進度和計劃管理問題

  • 資訊透明度與協作問題

  • 文件複雜性

  • 成本和效率問題


接下來,我們針對直接使用者的工作流程進行訪談。

使用者日常工作流程

Wang Jia-Yu (35/Male)

工地主任

業界十年經驗

規劃日常任務:

審核進度,分配人力、材料和設備。

記錄和計劃:

記錄每日進度,回顧已完成的工作,並制定第二天的計劃。

分析進度:

每月審查財務、材料使用、進度和專案健康狀況。

品質檢查:

每周向 PCM 提交檢查報告。

處理問題:

接收缺失問題並實施修正。

Shu Wei-Fan (36/Male)

BIM 工程師

業界八年經驗

Shu Wei-Fan (36/Male)

BIM 工程師

業界八年經驗

Shu Wei-Fan (36/Male)

BIM 工程師

業界八年經驗

專案前期規劃:

根據客戶計劃估算繪圖/建模時間。

建模與協調:

使用 Autodesk Revit 建造 3D BIM 模型,解決與建築師的衝突。

交付成果:

完成 3D 模型,產生 2D 圖紙供客戶審批。

現場檢查:

BIM工程師也會在施工階段進行現場檢查。

設計機會

整理完痛點與使用者工作流程,讓我們深入腦力激盪,探討如何利用系統解決或者減緩使用者的痛點!

MVP 決策

在完成初步研究後,我召集了團隊全員(包含公司負責人、工程團隊、設計團隊以及專案經理)進行會議,針對本階段 MVP 的實作方向 進行討論與決策。


會議中,我們特別評估了 材料成本系統 的可行性。由於其涉及現場資料蒐集、成本系統開發與高度依賴性,實作難度與投入資源相對較高,因此決定將其規劃至下一階段再行推進。


在此階段,我們將聚焦於 其餘核心系統 的設計與驗證,並優先產出設計稿,以確保能在短期內驗證產品價值並支持後續業務推進。

Wireframing

接著,先擬定好線框搞,以確保設計理念和流程能夠滿足利害關係人和使用者的需求。

我們團隊在這次會議上收到了非常正面的回饋!

設計系統

確認大致上的流程後,我建立了設計系統,以協調團隊並保持一致的視覺風格。

我們團隊選擇 Shadcn 設計系統作為平台的基礎,以確保設計和開發同步,也加速系統開發!

展示

建案管理系統

行事曆管理系統

進度管理系統

BIM首頁

AI 助理介面

釋義管理系統

施工日誌系統

施工智慧儀表板

其他項目

您可以在 Behance 上找到我的其他項目!

您可以在 Behance 上找到我的其他項目!

Create a free website with Framer, the website builder loved by startups, designers and agencies.